七月的濟南,驕陽似火,清泉怡人。7月21日下午,“科創濟南”傳來好消息:《濟南市人民政府清華大學全面合作協議》《清華大學支持濟南市人民政府建設山東區塊鏈研究院合作協議》同時在濟南簽署,“山東區塊鏈研究院”“濟南密碼應用與創新示范基地”同時揭牌。
一個是“三大國家戰略”交匯、積極爭創國家中心城市的沿海大省省會,一個是被習近平總書記譽為“我國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幟”——濟南“牽手”清華,有著怎樣的歷史淵源與合作基礎,又將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清華為何青睞濟南? 在21日舉行的濟南市人民政府與清華大學全面合作簽約暨山東區塊鏈研究院揭牌活動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尤政表示,今后,清華大學將組織和推薦專業的學術團隊參與到研究院在區塊鏈關鍵技術等相關學術領域的研究,採用技術轉讓、合作承擔國家科研項目等多種方式,從技術上支持濟南市建設研究院。 在尤政看來,濟南是一座充滿科創精神的城市,濟南與清華,更有著扎實的合作基礎。無論是在科研合作領域,還是在學術交流和人才培養與就業方面,雙方都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早在1998年,雙方就簽署了全面合作協議。2015年至今年5月,清華與濟南市企業簽署了一系列橫向合同;2015-2019年,近70名清華畢業生來到濟南初次簽約就業。“對於推動市校合作,濟南市付出了孜孜不輟的努力。”尤政說。 政產學研深度融合由來已久 一直以來,濟南市以科技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全市研發投入佔GDP比重、綜合科技創新水平穩居全省第一。全球性、國家級的研發機構平台在此加快落地發展: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高等技術研究院等高端新型研發機構相繼建成。 在推動與清華大學的合作過程中,濟南市委、市政府鼓勵支持區縣、企業,與清華大學主動對接、加強協作,推動校地雙方在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產業培育等領域,取得了豐碩的合作成果。比如,章丘區與清華大學共建的高分子研究所,有力推動了相關科研成果和人才團隊落地;浪潮集團早在2012年就與清華大學共建了高性能計算聯合實驗室等研發機構,近年來聯合承擔的“高效能雲計算數據中心關鍵技術與裝備”等三個項目均列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力諾集團與清華大學共同研發的中高溫太陽能真空集熱管,已實現大規模產業化;建邦集團與清華大學共建的科技成果轉化研究院,通過積極開展戰略咨詢、智庫建設、科技研發,正致力於打造全國科技成果轉化標杆和示范基地。這些都是校地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生動實踐,也為雙方進一步推進政產學研深度融合奠定了堅實基礎。這次濟南市與清華大學的全面合作,為加快打造科創濟南、搶佔創新制高點、取得產業新優勢提供了重要平台。 構建全省首個全鏈條創新體系 山東區塊鏈研究院的挂牌,對濟南來說意義重大。該研究院由濟南市人民政府舉辦、清華大學支持建設,已於2020年5月14日完成事業單位法人登記,擬由清華大學“楊振寧講座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王小雲擔任第一屆院長。 提起區塊鏈技術就不得不提到密碼學。區塊鏈密碼學是區塊鏈的起源性技術,為區塊鏈提供了信息不可篡改、可追溯、保密性和匿名性保護等,是保障網絡與信息安全的核心技術和基礎支撐。王小雲院士多年來從事密碼理論及相關數學問題研究,先后主持完成了國家“九五”密碼發展基金項目、“十五”密碼發展基金項目、國家863計劃項目,是世界級的密碼學家。2019年當選國際最高權威的密碼學科研組織IACR會士,並獲得未來科學大獎。她提出的密碼哈希函數模差分比特分析理論,將巨型計算機需要100萬年才能破解的MD5國際通用哈希函數算法,在幾分鐘之內實現用普通電腦破解,震動了全球密碼界,堪稱具有劃時代、裡程碑式的重大意義。 未來,研究院將結合區塊鏈產業需求,探索需求導向的科技成果轉化機制,構建山東省首個區塊鏈“基礎研究+核心技術+成果轉化+服務國家”的全鏈條創新體系。 濟南區塊鏈產業基礎雄厚 山東省、濟南市高度重視區塊鏈技術與產業發展,持續加大區塊鏈技術研發支持和平台建設,加速推動區塊鏈與實體經濟融合。特別是加大區塊鏈技術創新,擁有浪潮“質量鏈”、山大地緯“大緯鏈”等區塊鏈信息服務龍頭企業和技術,山東第一張區塊鏈存儲和傳遞的數字營業執照於2019年在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誕生,基於區塊鏈技術和大數據的“企業開辦一次辦成”和“無人工干預智能審批”系統正式上線,為區塊鏈產業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今年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研究院主要骨干堅守科研陣地,由清華大學牽頭,山東大學、阿裡、螞蟻金服、京東、百度等12家單位制定了區塊鏈安全技術規范草案並成功立項。 濟南“牽手”清華,一“鏈”架起校地合作橋梁,一“鏈”串起高端前沿產業,這樣的“緣分”值得期待!(范俐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