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 >正文

助力碳中和,区块链技术如何玩转碳交易~

2021-03-09 11:00:14    来源:互联网    
关键词:

、、!

最近这段时间,

你是不是频频看到这几个刷屏热词~

别以为它们和你没关系~

在今天上午召开的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

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大力发展新能源,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扩大环境保护、节能节水等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范围,促进新型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和产品研发应用,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实施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专项政策,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中国作为地球村的一员,将以实际行动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应有贡献。

所谓“碳中和”,也就是净零排放,指人类经济社会活动所必需的碳排放,通过森林碳汇和其他人工技术或工程手段加以捕集利用或封存,而使排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净增量为零。

那么,问题来了!国家与国家发展情况不同,行业与行业碳排放量不同,企业与企业碳排放管控力度不同,碳排放量必然有高有低。

如何做到中和?这就需要发挥碳交易市场的作用~

这个市场上交易的是什么?不是实际的物品,而是碳排放配额。

2020年12月31日,生态环境部发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碳交易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进程中被委以重任。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指出,温室气体重点排放单位以及符合国家有关交易规则的机构和个人,作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交易主体,以碳排放配额为商品,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进行交易。交易可以采取协议转让、单向竞价或者其他符合规定的方式。

从该管理办法中,我们可以得知碳交易的市场主体(买卖方):

1、温室气体重点排放单位

属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行业,短期内涉及发电、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金属、造纸和国内民用航空八大行业。当前我国有2225家温室气体重点排放单位将被划定碳排放配额。

2、符合国家有关交易规则的机构和个人

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企业主体。

交易商品:碳排放配额。

经各省碳排放权交易主管部门核定、发放并允许纳入碳排放权交易的企业在特定时期内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以“吨”计。

图说碳交易

A、B、C为三家重点碳排放单位。根据《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政府环保部门综合企业的行业性质等因素划定了不同比例的碳排放配额:A为1000吨、B为1200吨、C为800吨。

A企业由于引进了先进技术,产业结构得到了升级,在支撑经济增长的同时,碳排放年总量反而实现下降,碳排放配额只用了800吨;B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在没有改变产业结构与模式的情况下,不断扩大产业规模,碳排放总量直线上升,碳排放配额为-400;C企业坚持保守的经济发展战略,碳排放配额剩余200吨。

这时,商机就出现了!B企业为了规避超标碳排放导致的相关惩罚,不得不去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再购买400吨的碳排放配额。而A、C企业富余的碳排放额就可以售出,变成经济收入。

作为买方的B企业,最关心这几件事:第一,B企业如何在短时间内找到卖方A、C企业?第二,B企业如何确保卖方碳排放配额真实可靠,交易数据真实有效,被政府认可?第三,A、C企业如何将碳排放配额变成现金流?

实际上,B企业关心的问题也是所有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主体共同面临的挑战。

目前,碳交易市场存在的挑战

信息不透明:

企业不愿意公开碳排放、碳配额总量、配额方案以及交易数据等信息,交易主体间信息不对称,碳交易市场的信息不透明。

定价不确定:

不透明的碳交易市场信息,使交易双方不能确定公平合理的市场定价,极大增加了交易成本,降低了交易效率。

市场参与度低:

碳交易市场缺乏流动性,市场发展缓慢,交易主体市场参与度较低。

针对这些问题,有什么好办法加以解决呢?

别说,还真有!它就是——

区块链

区块链+碳交易

2019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关于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重要突破口的重要讲话。自此,神秘的区块链从技术构想走入现实。

“区块链+电力”,实现电网业务质效升级;

“区块链+便民服务”,老百姓足不出户就实现业务办理;

“区块链+供应链金融”,规避潜在的金融风险;

......

2021年1月27日,在“长安链”生态联盟工作推进会上,发布“区块链+碳交易”生态网络场景。

“区块链+碳交易”生态应用场景是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家能源集团、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中车集团、中国交建等8家中央企业区块链合作创新平台成员单位共同发起并建设,通过发挥区块链技术先进性,激发碳交易市场活力,推动碳重点排放主体升级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并驾齐驱,助力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区块链+碳交易”的闪亮组合,是国家电网作为能源行业领军企业,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征程中具有开拓性的探索与实践。

解惑

区块链技术为碳交易带来了什么?

被喻为“信任机器”的区块链技术,作为一个分布式的共享账本和数据库,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以追溯、集体维护、公开透明等特点。这些特点保证了区块链的“诚实”与“透明”。

区块链能够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实现多个主体之间的协作信任与一致行动 。(关于更详细区块链技术介绍,请点击:用区块链技术交电费会发生什么?)

作为一种可实现点对点交易的信息化科技手段,区块链从技术上保障了每一次消纳行为的有据可查和真实可信;同时智能合约对交易行为多节点记录和见证,为消纳凭证交易提供了明朗有序的市场环境。

总而言之,区块链技术究竟为碳交易市场带来了什么呢?

1.区块链为碳交易营造更安全、更高效、更经济的市场环境

开展高效、经济的碳交易活动将有力激发碳重点排放企业参与市场交易的积极性,从而激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推动企业从源头上节能减排。

国家电网公司发挥区块链分布式记账、可追溯等技术特性,有效聚合低碳产业链上下游碳配额交易信息,打通碳交易各环节的数据孤岛,应用区块链智能合约支撑双边、挂牌等式的链上碳交易服务,同时借助区块链电子签名技术,确保交易数据可追溯和不可篡改,从每一个环节保障碳交易的活动的真实可信和安全高效,为碳交易市场构建安全、高效的营商环境。

2.区块链为碳交易打造更可视、更可信、更可靠的监管环境

由于碳排放主体所属行业多元,碳排放评价分析标准不统一,碳排放市场机制不够完善等多种因素,碳交易存在核算难、监管难、考核难等问题。

国家电网提出利用区块链技术打造碳交易主体、交易机构、政府等多方共建、灵活互动的碳资产交易模式,实现碳交易从排放权获取、交易、流通,到交易核消、统计的全流程数据上链存储与可信共享应用,让碳排放配额在“有目共睹”的情况下进行交易,构建各环节、全流程可视的交易监管环镜,推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透明化、有序化。

国家电网作为能源区块链建设的第一人,深谙区块链技术特性,针对目前我国碳交易市场挑战“对症下药”,打造“区块链+碳交易”网络生态场景。

“区块链+碳交易”应用案例

习近平总书记就2022年冬奥会做出要坚持绿色办奥的重要指示,确保北京冬奥场馆100%绿电消纳。

由国网北京电力制定的基于区块链的绿电溯源机制被在“区块链+碳交易”生态场景发布中首次提出。该机制针对冬奥绿电供应链条长、环节多,跨区电力交易数据协作复杂等痛点,依托国内最大能源区块链公共服务平台——“国网链”,将可再生能源发电、配套电网输电、冬奥场馆用电等关键环节数据上链,实现为每一度绿电生成“绿电消纳凭证”,并以市场化直购方式,与北京延庆光伏发电分公司、河北沽源风电有限公司、河北华电康保风电有限公司等远方风电、光伏清洁能源电厂开展绿电交易,其绿电生产、传输、交易、消纳等全流程向政府、社会公众以直观可视化的方式公开展示,将有力确保冬奥场馆绿电信息的查证追溯和公开透明。

目前,北京冬奥会场馆已累计完成冬奥绿电交易超过1亿千瓦时,区块链冬奥绿电溯源系统将实现4家可再生能源电厂发电数据、16家北京冬奥场馆用电数据的接入,为冬奥100%使用绿电提供可信证明。

“区块链+碳交易”实现为碳交易营造优势市场环境,借助市场“无形之手”激发市场活力,将碳排放配额化经济收入,刺激企业升级产业结构,构建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并驾齐驱的发展模式,从企业生产源头实现节能减排,为“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开辟了新路径。

有了区块链技术的加持,

我国碳交易市场将更加规范,必将更具活力!

为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发挥助推作用,

为推进节能减排、共建碧水蓝天,

再立新功!

[责任编辑:editor]

相关新闻